为了让大米拥有一副好皮囊,能轻松吸引到消费者的青睐,许多大米加工企业,会加重大米的抛光工序,从正常的一次、两次抛光,变成三次、四次的过度抛光,从而达到“白、亮、透”的目的。很多人喜欢根据大米的白度来购买大米,认为大米越白,营养就越丰富。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科学。下面就由湖北虾稻生态米厂家为你解答。
稻壳剥皮后,米饭的营养才被称为糙米。由于加工工艺简单,糙米营养损失少,但口感粗糙。糙米被碾米机碾去表面的糙米皮。随着碾米次数的增加,米色会越来越白。碾米后,由有关设备将米挑出,重新碾磨抛光。这种“精制”的白米,在色泽上,确实比原来的糙米“白嫩”得多。
一、米越亮越好
大米越亮越亮,可能越抛光或加工过度。水稻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水稻的外层。过度加工或抛光会损害大米的营养。
二、米饭越香越好
大米的香味取决于大米的品种。有的大米有香味,有的大米没有香味。越香,越有可能是有香味的老米。普通的香米是淡淡的香味。生产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,它直接反映了大米是新的还是旧的。因此遇到袋装大米时,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,看是否过期或接近到期日。当然生产日期也可能是假的。一般来说涉嫌造假的有污点、残缺等。因此食物越好吃,越有营养。同样米越白不是越好。
大米营养严重流失
大米是大阳城集团娱乐app网址下载_大阳城集团娱乐(中国)app网址-大阳城集团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谷类食物,其成分由外到里可分为谷皮、糊粉层、谷胚、胚乳,每个部分的营养成分各不相同,如谷皮含纤维素、矿物质...糊粉层含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...谷胚含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...胚乳主要成分则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。
其实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,越靠近稻谷表皮的部分营养更甚,也就是说,抛光得越得劲,营养物质流失越多,大米食味值降低,其实,大米的食味值随着大米加工精度的提高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。
实际上适度精加工,即可保证大米的口感,然而过度精加工大米则会变差,因其内部的组织已经遭到破坏,这种大米在淘洗或蒸煮时,容易出现淀粉溶出,且持水性下降的状态,故会出现越抛光口感越差的现象。
粮食过度浪费
大米的过度加工,带来的不仅仅是营养的流失以及食味值的下降,更是粮食资源的浪费,加工精度越高,出米率则越低,每多一道抛光工序,就有多一些粮食遭到浪费。